基于BIM5D技术的施工阶段成本动态管控与传统施工成本动态管控对比,主要具有以下区别:协调程度不同、技术手段、管控周期不同。
1、协同程度不同
传统模式下施工阶段工程管理人员的协同工作意识较低,对成本管控意识薄弱,普遍认为成本管控工作只由成本部门负责,而实际施工成本管控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导致成本管控工作成效甚微。基于BIM5D技术的施工成本动态管控是借助软件、平台等辅助手段使全体工程管理人员参与其中,协同完成成本管控工作。
2、技术手段不同
传统施工成本动态管控工作完全依靠二维CAD图纸进行工程计量计价、制定物资需求计划等工作,同时工程信息数据在各部门、人员之间共享程度较低,形成信息孤岛以及部门协调障碍。应用BIM5D技术必须依靠协同办公软件,需要各专业部门实时录入数据,进行信息共享,各方协同合作,从技术上消除信息传递和统计过程中存在流失和共享受阻情况,提高施工成本管控工作效率。
3、管控周期不同
传统施工阶段成本动态管控工作重视事后成本控制,往往是以工程节点为成本分析节点,对各项成本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但由于成本数据庞大且分散,信息数据收集十分困难,致使成本分析效率低且容易出现偏差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成本状况;同时由于成本分析间隔教长,无法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当发现时已经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基于BIM5D技术的施工成本动态管控理念与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理念不谋而合,不再是分阶段进行成本分析,借助软件协同工作的优势,可实现对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实时动态监控,一旦发现偏差立刻相应。

微信公众号:xuebim
关注建筑行业BIM发展、研究建筑新技术,汇集建筑前沿信息!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