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BIM技术的应用已经走过十多年的历程。尽管对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都在不断进步,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等阶段中的各环节、各专业以及项目管理都已经普遍应用计算机软件,但是不同软件之间信息不交换、不及时、不准确的信息孤岛问题依然是阻挡我国建筑信息行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同时还存在着项目参与各方对BIM技术认识程度不深、缺少统一的应用标准、缺乏综合型的技术人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无一不在阻碍BIM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首先,BIM技术本身存在着软件体系不完善、数据互用体制不健全、协同工作难以组织等问题。要想BIM技术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BIM技术本身需要满足施工单位的使用需求。当BIM技术本身的软件不够多样、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难以互用、施工参与各方难以利用BIM平台来简化施工各方面的工作时,自然增大了BIM技术推广的难度。
其次,项目参与各方对BIM技术的认识程度不足。由于政府的政策引导,倡导BIM技术在施工中的使用。所以多数业主选用BIM技术只是为了提升企业形象,而对BIM技术更深入地学习和认识缺少推动力。在施工过程中,业主、总包、分包单位以及劳务分包之间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难以一时改变,施工人员对BIM技术存在一定的排斥性,导致有些部位不按BIM出图施工,而造成返工和材料的浪费,使最终的完工效果与BIM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BIM技术的推进和实施效果。
然后,BIM技术应用过程中缺少统一的应用标准。BIM技术作为一项新的技术,虽然由政府提倡推广,但是应用初期对BIM技术的了解不够深入,缺乏应用经验。没有足够的经验,难以制定统一的应用标准。因此,施工单位对BIM技术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不够规范。
最后,BIM技术推广过程中缺少综合型的技术人才。作为一项新技术,BIM技术的推广需要大量的人才投身对BIM技术的学习和研究中。但是教育资源限制,各高校还没有开设相应的专业来专门学习BIM技术的应用和管理。缺少综合型的技术人才,BIM技术的应用自然就难以深入研究并推广开来。由于BIM技术在我国还处于发展探索阶段,很多应用技术都不是很成熟,我们在应用BIM这项新技术时,应该客观评价其带来的应用价值,积极探索并不断解决其在施工中应用的难点重点,真正发挥BIM技术给施工阶段带来的价值与社会效益,使建设工程各参与方共同推动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