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我国建筑业提高生产力,建设局积极鼓励业者采用三维模型系统,并已邀请国际专家咨询团来对此提供建议。
由12名海内外专家组成的咨询团将从今天起针对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展开四天的讨论。他们将检讨我国推动BIM的方式,并探讨如何进一步鼓励本地业者采纳这项新技术。
领导咨询团的是建设局局长姜锦贤博士及Beca Carter Hollings & Ferner(SEA)工程公司主席李全盛。咨询团也将与约80名业者分享他们落实BIM的经验及面对的挑战。
和目前多数业者采用的2D设计不同,BIM能呈现三维建筑结构图,可让不同领域的专才如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及承包商,在同一设计平台对建筑结构进行技术分析。
这不但可促进各方的沟通,也能让他们在正式施工前尽早看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即时做出改进,减少资源的浪费。
建设局已设立600万元基金来推动BIM的发展,至今超过100家公司获得拨款,拨出的款项占基金的七成。
虽然采用BIM的业者获得政府津贴,涉及的电脑软件成本也与2D设计的不相上下,这个已存在几年的新技术并没有被建筑业者广泛采用。
建设局行政发展署长郑再发说,成本不是导致业者对BIM却步的原因,如何说服业者调整心态来运用新科技才是挑战。不少业者已习惯使用多年的2D技术,因此不愿意重新学习如何运用BIM。
第一次使用BIM的会成建筑(Hexacon Construction)项目经理林涌财说,虽然三维结构图须要更多时间完成,但是却比2D构图来得更仔细,可清楚看见不达标准之处。例如,要是楼梯与平台衔接处的尺寸不正确,工程师能从立体的三维结构图发现失误,并及时纠正。
林涌财说,BIM有助于加强各方的沟通,并提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设局希望循序渐进提高BIM普及率,目标是在2015年有80%业者采用这个技术,以提高建筑业的生产力。
来源:联合早报
